热点专题
 

梁式八卦掌的源流 发展 技术特点

世界太极拳网 2023-4-28 11:19:53

  民间传统武术—八卦掌,历史悠久。清道光中期至光绪六年,是八卦掌发展鼎盛时期。当时,北京地区学练八卦掌的人很多,大兴地区民间也有很多人习练八卦掌,但多是学练尹式八卦掌。梁式八卦掌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其第三代传人张全亮先生的引领、传播下,在大兴地区迅速发展。

  
张全亮
张全亮


   八卦掌是一个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在走轉中不断变换掌法為主要技击特点的一種拳术。它以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称雄武坛,再加上经过艺术渲染的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在民间的广泛流传,给董海川和他所创编的八卦掌,披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不但受到武林独尊,而且引起世人瞩目。

   一、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河北文安县朱家务村人,生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5岁。死后葬于北京东直门外东北五里沟小牛房村旁。诸弟子先后立碑四座,记载先生生平业绩。1981年,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子鸣先生倡导并亲率众弟子及国内外八卦掌同仁,将祖师遗骨和碑石移葬于京西万安公墓。

   董海川出身武门,世代多有武将,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明初迁居河北省藁城县,后董海川之祖父董明轩又携家迁居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董海川原名董明魁,父亲董守业,以务农为生,有三子,长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董明魁从小在开口村跟“威名震河朔、相从习艺者不下数百人”的著名武术家董宪周,朝夕相处,学其武技,受其熏陶,而痴迷武术,不治生产。加之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常以武勇扶危解困而称著乡里。但因不务正业,常遭继母和父亲的训斥,再加上爱情的波折(此话不要)心中郁闷,而离家进京,想以武术考取功名。但没想到北京高手云集,到京后多次与人比手,多以败北而告终。严酷的现实,使他无意再回家乡。经过冷静思考,决定闯荡江湖,遍访名人高手,探究武术真谛,攀登武学高峰,而南下出走。

   董先师虚怀若谷,壮志凌云,为攀登武学高峰立下海纳百川之志,他把董明魁更名为董海川。足迹遍至吴越、巴蜀和江皖等地,深入大山名川,搜奇探险,壮大襟怀,遍访各门派隐士高手,虚心求教,大胆切磋,反复印证,认真总结。在安徽省九华山遇到道家异人毕澄霞授予“转掌”。苦练研习数年,又得其师叔郭济元(铁拐道人)指导,经过多年的兼收兼蓄,博采众长,苦练深悟,纳其所学,总结、提炼、精化,攀登上武术颠峰,后受道家“轉天尊”的啟發,依据先、后天八卦的生克變化之理,创造出流传至今的内家名拳八卦掌。成为武林各门各派无不尊崇、一致公认的一代名门宗师。

   董海川之八卦掌传人众多,逐步形成了各種流派,如尹式、程式、梁派、史式、樊式、张派等。每個流派又有很多傳人,现在大概已经传到第六、七代了。八卦掌的代系传递字谱是:

   海福寿山永,强毅定国基,昌明光大陆,道德建无极。

   二、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梁式八卦掌代表人物梁振蒲及其技术特点

   梁振蒲(1863-1932),字昭庭,河北省冀县城北后家豕村人。自幼好武,7岁拜本村秦凤仪老拳师学潭腿。13岁到北京,在前门外“万兴估衣庄” 学徒,以贩估衣为生,故人称“估衣梁”。由于身材矮小,体弱多病,经掌柜介绍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是董海川先生的小弟子(此话不要)。梁先生入门较晚,但由于天资聪颖,练功刻苦,勤思善悟,深受董先师喜爱,得八卦掌之真髓。且虚怀若谷,尊师敬长,和众师兄弟关系甚好,经常虚心向尹福、程廷华、史计栋等师兄求教,勇于切磋,善于博采众长,技术比较全面,以功夫精湛成名。

   梁先生性格豪爽,好济人急,有古侠之风。成名后,除卖估衣外,还在北京前门外珠市口南“德盛居”黄酒馆设教传授八卦掌(因为掌柜王成斋是他的门徒)。弟子很多,除北京外,河北保定、冀县、束鹿, 山东等均有众多门徒,可谓桃李满天下。梁先生以“八卦纯功艺服冀县‘四霸天’”、“大闹马家堡、鞭毙恶棍赵六等数十人”、“腾步走荷叶”、“三掌毙驴命”、“劫匪还包袱”、“徒手拔钉子”、“以艺服徒教训马车夫”、“技胜镖师教训炊事员”等八卦掌神功绝技的轶事,威震武林,传为佳话,成为开宗立派的自然基础。

   梁式八卦掌的特点:

   在掌形上,为龙虎掌。要求松肩畅劲,拇指外展,虎口撑圆,食指回指眉梢,中指上竖,中指、无名指分开,无名指、小指内旋,掌心内涵,沉肩、坠肘、坐腕,掌根前顶 ,掌指上挑,其形似龙爪,亦似虎爪;

   在掌法上,多用推、托、带、领、搬、扣、劈、撩、穿、挑、截、塌等掌法;

   在身法上,以拧、旋、走、转、揉、抖、钻、翻为长,要求做到旋如球、轻如毛,快如电,稳如山;

   在步法上,以扣、摆、进、退、跨、绕、冲、叠为主;

   在腿法上,善使屈、踹、崩、点、截、跺、趟、踢;

   在走法上,要求抱膝摩胫、扭腰坐胯、如趟(泥)似踢

   (力贯足尖)、如推(磨)似坐(轿);

   在形象上,強調猴头、蛇眼、龟背、龙腰、熊膀、虎胯、鸡腿、鹏展、鹰旋;

   在战术上,它善趋其后、以正击斜、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指上打下、借力打力、以变应变、以捷制疾;

   在理论上,它以“简易、变易、不易”之易理和云盘转掌“三十六歌”,技击实战 “四十八法” 为指导;

   在武德上,它提倡海纳百川之精神、炉火纯青之功夫、见义勇为之正气、尊师重道之美德。

   八卦掌第三代传人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郭古民、李子鸣二位先生。

   三、梁式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李子鸣先生的贡献

   李子鸣(1902-1993),名庸,原名李直,字子鸣,河北省冀县李家桃园村人。李子鸣出身世家,家境尚好,4岁起随父李晋印去私塾就读,并从叔晋卿习拳棒。13岁至关外祖遗永盛金店学徒。后因病回故里,由父亲引见随梁振蒲先生学练八卦掌,身体大好,故于1921年正式拜梁振蒲先生门下苦心习练八卦掌,身体日渐康复。后入河北国术馆,得到张占魁、尚云祥、居庆元等名家点拨。在京与郭古民、李少庵、曾省三、刘志刚等交往密切,从中所学甚多。1944年投身革命,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以经商为掩护保护革命同志,同敌人开展地下斗争。解放后一直担任领导工作,为新中国建设努力奉献。1975年率先以传统方式收徒,广收门徒,传授八卦掌技艺,同时著书立说,先后编著了《董海川转掌》、《梁振蒲八卦掌》、《八卦掌悟通》、《八卦掌珍秘录》《八卦掌名家轶事》等为今日梁式八卦掌技术体系的定型与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保护八卦掌珍贵文物,为了尊师敬长,纪念流派传人,推动流派发展,于1979年至1981年组织门人及海内外同仁克服重重困难,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巳被“文革”破坏了的董海川的墓碑从地下挖掘出来,迁到了万安公墓,后又把梁振蒲、郭古民等第二代、第三代八卦掌名家的坟墓迁到了万安公墓,形成了一片八卦掌碑林,成了吸引海内外武术同仁瞻仰、参观八卦掌文物的惟一胜地,并鲜明地树起了梁式八卦掌流派的大旗。

   1982年3月,李子鸣先生在北京市体委、武协的支持下,经过认真筹备,成立了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是全国第一个单拳种研究会。李子鸣先生担任会长以后,带头破除保守思想,排除门户之见,以广阔无私的胸怀,第一个带头在武术刊物上,首次公开发表并注释了八卦掌门历来秘不外传的董海川云盘转掌“三十六歌”和防身制敌“四十八法”。对推动全国各拳种,和各门派技艺的挖掘、整理、发展、普及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推动八卦掌的发展,他组织倡导北京市各公园和练功点成立了26个八卦掌辅导站,传授梁式八卦掌。并遵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办了八卦掌研究会会刊,号召各流派传人,努力挖掘本流派的拳理、拳法精髓,贡献给广大八卦掌爱好者,推动八卦掌和八卦掌文化的发展。耄耋之年的李子鸣先生为了弘扬八卦文化,为了宣传推广梁式八卦掌技艺,废寝忘食,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财力,对梁式八卦掌的理论资料和拳械套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整理、研究,写出了很多宝贵文献,广为传播。他把自己搜集整理的大量梁式八卦掌的宝贵资料、八卦掌先人轶事,无私奉献给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他不辞辛苦,数十年如一日,于国内外四处奔走授徒传艺,桃李满天下。他生前先后被50余家武术团体、馆社,聘为顾问及名誉馆长。并先后被聘为中国武协荣誉委员,北京武协副主席、顾问等职,弟子门人遍布各地,且人才辈出。

   由于李子鸣先生的不懈努力和贡献,使梁式八卦掌的真谛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因而学练梁式八卦掌的人也越来越多。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浙江、辽宁、吉林、云南、台湾、香港、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等省市、地区和国家均有梁式八卦掌的弟子门人。据初步统计目前郭古民、李子鸣先生弟子门人已有数万人。李子鸣先生谢世前,不断有国外武术界人士,专程来北京找李子鸣先生学练梁式八卦掌。日本武术家、医学博士、全日本中国拳法联盟会长佐藤金兵卫,以及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一些国家、地区的八卦掌爱好者,都先后多次来京学习、考察梁式八卦掌。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考察比较,最后都心悦诚服地拜入李子呜先生门下,成了梁式八卦掌的弟子。

   梁式八卦掌的定名,应归功于李子鸣先生,1968年郭古民先生去世以后,李子鸣先生与郭老的众多弟子,如刘介民、王其昌、诸葛家葆、付子斌、高紫英,张兆龙等共同商讨,将梁振蒲八卦掌定名为梁式八卦掌,并于1982年出版了十六开本《梁式八卦掌》一书,此书的出版发行在全国八卦掌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广为流传,对八卦掌研究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张全亮先生对梁式八卦掌传承发展的贡献

   梁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张全亮(1941—),北京大兴区榆垡镇崔指挥营人,自幼习练各种拳术,20世纪70年代初结识李子鸣先生的高徒马传旭先生,经其介绍拜李子鸣先生门下习练梁式八卦掌。张先生尊师重道,颖悟过人,深受李子鸣先生宠爱,得八卦掌精髓的倾囊相授,在李子鸣先生的栽培下武功突飞猛进,苦练多年终成一代名家。张全亮先生是第一个把梁式八卦掌引入大兴的人,并以此为基地弘扬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知名度享誉国内外。

   张全亮先生对梁式八卦掌传承发展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对八卦掌的技理、技法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系统地论述和总结了八卦掌的技理、技法,以“我识八卦掌”为题在《武当》杂志进行了连载(2001年第9-10期);全面总结了董海川先师的贡献,以“董海川的四大贡献”为题发表于《中华武术》杂志(2001年11期);系统地介绍了八卦掌的流派与特点,以“八卦掌的流派与特点”为题发表于《武林》杂志(2002年8期)。通俗的论述了八卦的卦象和技击的关系,以“解说八卦与实战”发表于《精武》杂志(2002年第5期);全面总结了梁式八卦掌的技术特点并有发展,以“梁振蒲系八卦掌特色”为题发表于《武林》杂志(2004年4期)。

   出版了《八卦掌答疑》(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填补了八卦掌传承史上的空白。全面注解图示了八卦掌先辈流传下来的秘不外传的歌诀,另外还有新的歌诀创作——《行八卦·运太极·解玄机·张全亮新解内家拳秘要》(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二)在数十年苦练精研和对八卦掌传统技理、技法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创编了十余种新的拳术,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八卦掌技艺

   经过数十年的苦练精研,在继承和融会贯通八卦掌传统技理、技法的基础上,创编了《周身大练法》、《周身击打法》、《八卦洗髓功》(96年获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功法演示奖和功法奖)、《八卦连环步》、《八卦连环桩》、《八卦游龙掌》(一、二、三路)、《八卦太极拳》、《八卦三合剑》、《新编八卦滚手刀》、《新编八卦风火轮》和《新编八卦子午鸳鸯钺》等十余种新的拳术、器械套路,并公开发表、公开出版和公开传授。

   (三)尊师重道,以身示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后学做出表率

   张先生先后采访宣传了诸葛家保、贺普仁等多位八卦掌名家,整理发表了20位八卦掌前辈的先人轶事,对弘扬八卦掌,解密八卦掌,推动八卦掌等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发表了多篇纪念李子鸣老师的文章,每年定期给李老扫墓,李老去世以后经常去看师娘,保持与李老家人的密切联系;在纪念李子呜先生誕辰百周年时,張全亮先生组织学生出资协助李老家人隆重举办李子鸣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活动,(出版纪念画册、光盘、邮票)。在纪念会上进行八卦风火轮表演和散手对练(中央电视台已播放),并受师娘委托代表国内外弟子作紀念發言。与会的领导、嘉宾、同门、媒体记者300余人,会议效果得到一致称赞,使老师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四)创办了“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出版多部八卦掌专著,发行大量教学光碟,推动梁氏八卦掌国内外迅速传播

   为弘扬八卦掌和太极拳文化,2005年12月6日创办了“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中的“鸣”字代表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生”字代表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先生,“亮”字代表张全亮先生,乃为弘扬光大之意。现在全国已发展到32个旗下传习组织,100多个辅导站,学练鸣生拳法的人群以大兴为主的北京地区,已发展到10000余人,国内外已发展到100000余人;坚持多年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下午,为北京附近地区的会员上一次大课;从2018年开始每周两次梁式八卦掌和吴氏太极拳的互联网大课;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年与《武当》杂志合作,开办一期全国梁式八卦掌培训班;疫情期间经常通过网络传授梁式八卦掌和吴氏太极拳的一些健身功法。

   张先生和弟子在大兴区老年大学任教20年,每周都有两半天梁式八卦掌课,三半天吴氏太极拳课,毕业生达数千人;在国内外、海外多家院校、武术文化研究单位任有荣誉职务,曾先后担任深圳卫视和少林文化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功夫全球电视大赛”专家评委,央视《武林大会》传统武术擂台赛专家评委、总裁判长、WMA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总教练、副总裁判长、广东电视台《武行天下》专家评委等等。现有入门弟子300余人。

   配合八卦掌的推广传播,出版了6部梁式八卦掌专著,15盘梁式八卦掌拳术、器械光碟(人民体育出版社音像部、俏佳人);其中《八卦三合功》、《梁式直趟八卦64掌》和《八卦掌答疑》三部著作在海峡两岸优秀书刊交流中,均被台湾大展出版社和新潮社选中,先后于1996年、2005年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发表八卦掌论文和专稿100余篇,博武国际武术网多年有他的专栏,多年来《中华武术》的“名家信箱”和“名家讲堂”都有他的一席之地。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博武国际武术网、世界太极拳网等多家武术媒体对他进行过多次报道;多家武术杂志免费为他做过封面宣传,并经常发表他的文章。

   (五)协助梁式八卦掌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协助中央电视台把“八卦掌”推上了《武林大会》中国传统武术擂台赛。

   协助弟子吴明,于2019年12月,在河北宣化塞北文武学校,将梁式八卦掌申报并成功获批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协助中央电视台把“八卦掌”推上了《武林大会》中国传统武术擂台赛。亲自负责组织全国八卦掌界各流派上擂选手的海选,并任参赛选手“八卦掌训练营”的总策划、总教练和擂台赛的专家评委。他的两个徒孙刘保军、朱庆垒经过激烈决逐,分别获得八卦掌年度总冠军和亚军。张全亮先生亦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嘉奖。同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废寝忘食,撰写了近30万字的《八卦掌实战技法暨珍贵武林档案》一书,于2010年7月于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社于该书封面上标注了“再现程式、尹式、梁式实战技法·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八卦掌擂台赛训练营纪实·武术爱好者值得收藏的好书”字样;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耀庭先生题词为“传统武术的新篇章”,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八极拳名家吴连枝先生题词为“武林大会第一书”。

  

  

   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