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传统太极拳传授的“三种语言”
光明 2012-10-18 14:36:52
传统的武当太极拳传习时通过“三种语言”来描述并保证其传统韵味不致丢失。这三种语言指文字语言、肢体语言、心灵语言。太极拳习练者借助文字语言而明理,依赖肢体语言而懂劲,最终升华于心灵语言。
太极拳由元末明初的武当道士张三丰始创,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历代传人的继承和发展,太极拳衍化成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从外形动作上很容易区分,但各家各派在本质上又都符合太极阴阳转换的原理。
目前,习练太极拳的人众多,但与前贤们相比,功夫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习练者把太极拳的外形当作了根本,大部分太极拳比赛,比的也仅仅是动作是否规范,是否跟教科书上的一致,求的无非就是一个外在形似。目前流行的太极拳的学习方式,要么是根据书练,要么是跟着光盘练,或者报个培训班学习。一般来说,一期培训班时长也就一两个月,结束后,学生常就以为学会了,孰不知这只是浅尝辄止。
过去的拳经上讲:“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真。”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曾对弟子们讲:“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些都说明了无论哪方面的学习,都一定要学其本质,学其内涵,而不能流于表面上的相似。太极拳代代相传,如何保持其神韵和气象,是个根本性的问题,仅仅依靠几卷文字、几段视频远远不足以全面展示其“质”。笔者所学的传统武当太极,传授方式与流俗颇有不同,在此不惴浅薄,总结些出来,藉为引玉之砖,以期更多行家里手指教:
传统的武当太极拳阴阳结合,刚柔相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螺旋缠绕,虚实分明,动中有静,内外统一,传习时通过“三种语言”来描述并保证其传统韵味不致丢失。这三种语言指文字语言、肢体语言、心灵语言,太极拳习练者借助文字语言而明理,依赖肢体语言而懂劲,最终升华于心灵语言,这是一个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三种语言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太极拳形神兼备,历久而味正。
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是指武当太极的训练模式可以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去叙述、记录,形之于有效的媒介表现。太极拳传习的入手处即是文字语言,借助于文字语言,习练者可以明“太极”之理,从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广义地说,真传下来的拳谱、前辈们的图片和影像,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都可以称为是文字语言的一部分。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云:“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万法不容。”是说学拳在学成之后要弃法而灵活运用,但在学习时是一定要方法的。在学习阶段,前贤们的论述,对后学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文字语言就如同教科书一样,可以帮助习练者建立起直观的印象,使其不再迷茫。但修炼太极拳更要以身学拳,不能只求心懂,所以任何文字语言都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不可仅仅局限于此,成为空谈家,这一点习练者不可不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字语言流传的媒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在太极拳的传习中发挥了更佳的作用。但文字语言属于“言传”的范畴,有时沙砾俱下,需要习练者进行沙中淘金。首先,要看是哪个前辈留下的文字语言;另外,要注意是从哪个时期传下的;再者,这些文字语言在当时的听众是谁。
只有真修实练的人,他留下的东西才有参考价值;而本身功夫练不到家,只是有一个官方身份的人,虽然看似名头很大,也可能会给人以误导。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感悟也不一样,留下的资料也会有所区别,习练者也必须要注意,看其是在初出茅庐之时留下,还是在功夫大成之后留下的?是在年轻力壮、身体鼎盛时期留下,还是在年老多病时留下的?曾有前辈说过:“学拳不能学成老头拳。”这种说法颇有道理,人年纪大了以后,内心的体会可能更深,但动作往往做不到位,因此其招法外形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必是很好的参考。另外,前辈讲述东西,或者录制影像时,要注意他周围都是些什么人:有时为了应付场面,许多前辈也往往会说一些面上的东西,对于这些,姑且听之即可;但假如前辈是讲给自己的子女、爱徒,这些文字语言就需要认真研究;而如果是为了流传后世的,那就是武学瑰宝了,更要重视。目前,文字语言的东西流传于世的很多,习练者一定要学会分辨甄别,才能从其中挑出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来。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指老师把动作做出来,让学生去体会。太极拳传授时使用肢体语言,能够使学生对古法太极明其意。通过走架,弄清每一拳每一势的“法”和“术”,才能越练越精。
肢体语言属于“身传”的范畴。有种说法是:“宁传十口,不传一手;宁传十手,不传半摸。”很多时候,外形动作相似,但做这些动作时身体肌肉的劲力转换、气血的鼓荡,等等,都掩藏在衣服之下,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老师打出一式,到底用什么样的劲,打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单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更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师父就如同大厨,做一桌子菜,弟子看到菜的外形只在其次,吃到嘴里,尝到味道,才能洞悉其个中滋味,也才有可能做出相同的菜肴来。
拳谱有云:“形正则气顺。”身正形顺,则内劲自出。寻访真师,就是为了正形。形正,并非指每一招式的运行路线固守不变,而是指身法要领正确。清朝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一书中提出太极拳拳架的标准: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其传人郝月如又总结前辈心法,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等身法。拳谱里,讲述身法要求之处很多,要领也很多,但是光凭这些文字,学生还是不知道应如何下手,更不知道怎么样才算做到位,每个招式是否应该用力?该用一分力还是三分力?……书上都无迹可循。身法又是太极拳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从学生练基本功时就开始调节,贯彻到走架、打手、散手等各个阶段。各家太极拳招式都不尽相同,但身法却殊途同归。前辈名家教拳,多要求学生对每一拳势知其名称,熟其法度,明其用法,晓其变化。如果身法修炼得当,再掌握其他要领就比较容易,易于融会贯通。
那么,怎样才能验证形体是否到位呢?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调形。我常给学生们示范,如何在一个单鞭动作到位时,全身具备八面支撑力,并不需要自己用力,仅凭间架结构,就自然具备那种弹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形是否到位,练的人往往自己难以感觉得到,身边的老师却容易看出,对学生指出后,学生把形体调节到位了,打出来感觉自然就不一样。
太极拳创始之初,即作为一种技击术,每招每式都有具体的攻防含意。至今仍流传着陈王庭、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等前辈们出神入化的技击故事。习练者常常以为,学会了太极拳的招法,就掌握了太极拳的技击。其实不然,太极拳招法是前辈们千锤百练,总结出来的武术精华;而技击对抗时,对手是活人,不是木头,不可能让你痛快淋漓地去发挥每招每式的威力,你只能因敌制变,以示神奇。太极拳架就是“以意识为主宰”,在心理意识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下意识的肢体运动,这在太极拳理论中称为“知己功夫”。技击对抗是一种下意识(自然本能)的攻防运动,彼时拳脚交错,容不得你用理想化的招式去攻防,一旦应用失败,初学者往往会对太极拳的实用性心生怀疑。这大可不必,须知,武当太极的技击训练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完整的训练体系,并不是仅仅学会了盘架、掌握了招式就能概括的。
太极拳是以八个劲法“、捋、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技击方法,运用的核心是粘、连、黏、随,以不丢不顶、顺从不离、随屈就伸、人刚我柔为原则,使对手进退不得,完全被我之劲所控制。
从文字上看,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具体感觉却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感知。肢体语言能够清晰地描绘出来每种劲法的内涵火候的变化,老师做不出来,学生根本无从体会拳法的精妙。太极推手是肢体按照“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法要求,进行的有一定对抗意义的条件反射运动,在太极拳理论中称为“知人功夫”。古拳论中说:由招数渐悟懂劲。太极拳的懂劲功夫是经过长期训练得出来的,前贤有云:“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随感而发。”太极拳家就是依赖于这种平素练就的下意识的感知和身体反应能力,来应付各种复杂的技击场面,有时出手动作做出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这就比单纯的比试招数技高一筹。前贤们所追求的就是这种“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
通过修炼太极拳的盘架和推手,可由招熟到懂劲,在这个阶段,劲法及拳法的火候要靠老师指导和自身苦练才能真正习得,这其中,肢体语言的作用非常关键。
心灵语言
心灵语言,是指习练者在功夫已经上身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个人特色。
武当太极拳属于道家功夫,在传授中也有显著的道家特色,即“不惟传法,更重心传”。心灵语言属于“心传”的范畴,这是传统武当太极拳有别于流俗太极拳之所在。过去的兵荒马乱时期,道家中人也常陷入颠沛流离的环境中,这一时期,很难有足够长的时间来传授或者学习太极拳,但道家文化的生命力又极其顽强,历经了那么多苦难仍然传承了下来,这就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传法法门。
初级阶段的学习,主要靠习练者自己练习;中级阶段的功夫,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修炼;到了高级阶段,则是老师直接传授了。武当太极拳的修炼从有形有相进入无形无相,以有感立应、本能反应为根本,在不同时期,要领亦有所不同,到了高级阶段,归于自然而然,脱乎规矩又合乎规矩,其中玄妙难以尽言。
当然,心灵语言也是因人而授,习练者本身的功底必须足够,另外,还要跟老师之间有足够的心心相映的感应力,才能够进行传承。历来传法弟子的选择都非常严格,笔者在此介绍这种传法方式,并无自神其术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