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艺术家朱铭作品曾创拍卖纪录 幼时仅读书5年

世界太极拳网 2011-4-14 11:40:24

  只读了5年书,也不是学院出身,可他的作品却拍出创纪录的高价   

   朱铭,有着齐白石的传奇故事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李健亚

   一撇白胡子,照相时一脸严肃。然而,说了一声“你好”后,这位头顶“最贵华人雕塑家”头衔的老人,就让记者颇有亲近之感。

   记者见到朱铭,是在北京的一个炎炎夏日。中国美术馆当时正在展出他的150件精选作品。尽管其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叱咤风云,但朱铭仍过着极为朴素、传统的生活:喝台湾高山茶、练太极拳,头上永远戴着写有“朱铭美术馆”几个字的帽子。

   这个只读了5年书的艺术家,38岁举办第一次个展时,一举成名。传统与现代、民俗与学院,所有的界限在他这里都一一被打破。现年72岁的他,已经创作了超过2000件作品。在台湾,他的传奇故事不亚于齐白石。

   当个艺术家,不当手艺人

   朱铭出生在台湾苗栗乡下,以前的名字叫朱川泰,而乡亲们则亲切地叫他“九二”。因为1938年他出生时,父母的年龄加起来已经92岁了。

   “那时家里穷,都没怎么念过书。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父母就盼着我能念成书。”可是,“二战”期间,朱铭没办法专心念书。“我父亲说,既然你书念不好,那总要有一技之长,就带我去学雕刻。”

   父亲的这一决定正好暗合了朱铭的天赋。他从小就喜欢画画。“我没有学过九九乘法,也没有学过拼音。但我很喜欢历史课,因为那上面有戚继光、文天祥……我无师自通,就爱画这些历史人物。”

   朱铭的第一个师傅,是台湾苗栗通霄镇妈祖庙的木雕师傅李金川。从最基础的打磨学起,到刻花、描金、上色,朱铭三年后就出师,自立了门户。

   在苗栗老家,朱铭开始搭棚成立工作室,收徒授艺,所做的工艺品,销售到全台湾。随后他入伍、退伍、成婚、生子。原本想生活就要这样过下去的,没想到1966年,工作室周转不灵,朱铭只得结束营业,到一家工厂寻了份差事,力求清偿债务。

   朱铭心里还始终纠缠着一个心愿,那就是办展览。早在跟随李金川师傅学习时,朱铭就曾向老师讨教:“我们的作品能否参加公开的展览呢?”老师毫不迟疑地说:“我们是手艺人,哪能去参加展览!”但朱铭却暗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不当手艺人。

   1968年,几经波折,朱铭打听到了台湾著名雕塑家杨英风的住址。当时,他对杨英风并不完全了解,只常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他的报道,认为这个人应该是台湾雕塑界最重要、最值得追随的人。他拿着以母亲为原型创作的《慈母像》和以妻子为模特雕刻的《玩沙的女孩》,敲开了杨英风的家门。

   “我那时候做的是传统工艺,他是学院里的大教授,根本搭不上。我跟他说,我找你找了好多年,托人家帮忙,人家也不敢介绍。他一听很感动,说他身边的好多学生都说要跟他学习,但聊一聊就走了,而我要找一个老师却这样辛苦。他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就答应了。”还为他取了朱铭这个名字,意在让世人能永远铭记这样一个真诚的艺术家。

   38岁,一夜成名

   拜入杨门的朱铭,一学就是8年。最初,朱铭很想赶时髦,做抽象的东西,但杨老师却叫他用自己熟悉的木雕技艺,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式。很快,杨英风便重视起这个弟子来,一有机会就带他外出,甚至出国见识,逢人总是介绍:“这是艺术家朱铭。”而不是说:“这是我的学生朱铭。”

   杨英风计划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朱铭的作品。然而,这对不是学院出身、在艺术圈还默默无闻的朱铭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于是,1976年,杨老师用了一计:对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人说,自己要去办展,但等到展期快到时,却谎称完不成作品,只好让朱铭去参展。

   馆方傻眼了,坚持要找3位有头有脸的人物来推荐朱铭,并特地请来日本雕塑家对他进行审查。尽管如此,也只同意让朱铭展5天。“他们想,要是效果不好,5天以后赶紧撤展,就当没展过。”朱铭现在回忆起来也颇有感慨。

   朱铭首次展出的是一批民间题材的木雕作品,包括水牛、牧童、鸡、孔夫子、武圣人关公和鲁智深等。这些具有草根情怀的“乡土系列”刚一开展,就吸引了很多人,反响热烈。于是,馆方将展览延长1个月,后又决定延长1年。这次展览让朱铭一夜成名。这年,他38岁。

   说起这次成名展,朱铭笑了笑,有点调侃般地说:“也是我运气好,正好赶上台湾艺术界提出要反对西化、回归乡土。我这个乡下人,又不是学院出身的,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成了最乡土的。”

   不少人经常将朱铭的故事和齐白石的传奇相比:同样没什么学历,没喝过洋墨水,但都成了大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坚持自我”。朱铭认为:“即使画得再像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再像毕加索,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也是糟糕的。”

   无事不可入创作

   朱铭曾如此描述自己的创作历程:“我的艺术生涯如同一棵树,‘乡土系列’是它的根,‘太极系列’是它的枝干,而‘人间系列’是它的花果。”三个系列,两次转变,34年。一路走来,朱铭始终锲而不舍地追求着。

   “太极系列”是朱铭艺术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创作源于他的生活经历。朱铭相当瘦小,在杨英风门下时,老师让他练太极,练着练着,朱铭就把对“太极”的体悟都刻了出来。他利用木头原本的形式与神韵,加上几刀简洁的劈砍剥裂,就展现出太极的某一招式,给人以极大的想象和共鸣。

   他表现的太极,超越了文化与地域限制。观者即使不熟悉那些招式和名称,也可以体会出暗含的肢体动态与意念。因此,在世界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太极系列”作为公共艺术矗立在地标性的位置上。香港中银大楼前的“太极系列”之一《和谐共处》,就是贝聿铭特邀朱铭所创作的作品。

   “人间系列”始创于1981年,是朱铭对现实世界的透视和呈现。他说,自己想表现新发现的问题,每天打开电视看到新鲜事物,就想着把它刻出来。近期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就是“人间系列”中的一组:烈日炎炎中,各式人等穿着泳装准备跳水畅游;人们大包小包满载着旅游购物的收获;还有街头的摩登女郎和家庭妇女……朱铭将其所见的人间百态全都刻在雕塑中。

   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朱铭的“太极系列”之《大对招》两件以1488万港元(约合1458万元人民币)拍出,创下中国当代雕塑作品的拍卖新纪录。朱铭从此稳居华人雕塑家身价第一的“宝座”。而在今年4月公布的《胡润艺术排行榜》中,朱铭的作品以7838万元人民币的总成交价格,高居港澳台地区艺术家榜首。业界评价他的雕塑作品:“不悲怆、不沉重、不费解,有着活泼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并且流动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气韵。”在朱铭的创意之下,似乎人间无事不可入创作——“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夫子的人生哲理在朱铭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