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云龙风虎 应物自然——李经梧小传

2011-2-12 17:08:50

  1990年,79岁的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在他的寓所接待我这个南方来的陌生人,一见面,他就用爽朗的嗓门连声说:“欢迎!欢迎!”这位耄耋老人身板硬朗,动作敏捷,行坐立身,圆满中正,脸色红润,说话底气十足,初一见,便知他是久于修炼的人。以后数天,在他的客厅、卧室里,我对他进行了马拉松式的采访。

   初学密宗拳 全是为治病

   李经梧是山东省掖县挝西村人,那里有着世代习武的风气。他在家乡读书时,就常与孩子们一起模仿大人比划着练拳,那时完全是一种好奇与好玩。家乡人多地少,男孩子大都念书念到十四五岁上就随亲朋好友们外出“闯世界”了。他14岁那年来到哈尔滨,被一家老板雇为小伙计。隆冬时节,他住在御寒条件很差的商场里,被褥又单薄,不久,他的腿被冻坏了。做事走路,步履艰难,两腿酸痛,干不了重活。寻医问药,均不见好转,他十分苦恼。一位与老板很要好的经纪人见勤快的小经梧病成了这样,很是可怜,就对他说:“听说练拳可以治病,你不妨试试。”小经梧想到自己打工谋生哪有时间去学拳呢?就摇摇头说:“练拳我当然愿意,可就怕老板不同意。”这位经纪人说同了老板,让李经梧白天打工,晚上去学拳。

   17岁这年,李经梧怀着治病求生的欲望,拜密宗拳明师刘子源为师,学密宗拳。由于他学拳刻苦用功,专心致志,得到了老师的喜爱和精心传授。三年过去了,他的腿神奇地好了,同时也练得了一身功夫。

   李经梧初学密宗拳,体验到了武术的功能和作用,由此而爱上了武术。约20岁上,李经梧离开了老板的商场,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刘师傅。

   师吴、陈两家太极拳名师

   经过数年的辗转奔波,李经梧来到了北京。北京,这个神秘的古城,不但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武术方面也是藏龙卧虎。此时,李经梧对太极拳还不了解。工余,他到处打听各门派的武术,探求它们的长处。一位姓陈的同乡在北京练八卦、形意、太极拳多年,对北京武术界的情况较为了解。他告诉李经梧:“现在人们都推崇太极拳,太极拳有无穷的奥妙。”他动心了。经人介绍,他先拜吴式太极拳名师赵铁庵为师,学习吴式太极拳。赵铁庵是吴鉴泉和王茂斋的弟子。李经梧在北京有个小排档,每周请赵老师上门教两次。后来,通过老师和拳友的介绍,又认识了杨禹廷老师,杨禹廷的老师是吴式太极拳始祖全佑的徒弟王茂斋。在名师的传授下,他学会了两趟吴式太极拳架子,通过苦练,逐渐窥到吴式太极拳的堂奥。

   其时,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也在北京授拳。经气功大师胡耀贞的介绍和老师的同意,他携艺投师,又拜在陈发科的门下,学习陈式太极拳。由于他对老师甚是敬重,陈发科便每周两次上门教他。就这样,他一直跟随陈发科老师学拳十余年,掌握了陈式太极拳的精髓。

   由于武术的传统性强和诸多的特殊因素,往往门派观念较重。对此李经梧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各家的武术都有长处,太极拳也一样,既然每门能存在于社会上,就都有各自的长处,学武的人要打破门派观念,才能博采众长。他常对人说:“我没有门派思想,凡是好的,我都要学。”他在掌握了吴、陈两家太极拳的基础上又广泛学习各式太极拳。

   解放后,由于工作需要,他花功夫研究了杨式太极拳,对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编的“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非常精通,以致国家体委有关部门邀请他示范简化太极拳,由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科教片广为流传,他的示范动作被太极拳爱好者奉为楷模。

   60年代初,孙式太极拳名家李天驰(李天骥先生的哥哥)到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学气功,其父(李玉琳先生)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的徒弟,家传孙式太极拳。两人一见如故,互相切磋技艺,李天驰将孙式太极拳传给了李经梧,李经梧转以陈式太极拳相传。这样,李经梧集吴、陈、杨、孙四家太极拳于一身,融会贯通,把自身的太极拳功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象他这样虚怀若谷、博采各家之长的人在当代实属少见。这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外,还需要机遇,需要成熟的思想品质和对太极拳艺孜孜不倦的追求。

   由牛推磨而“悟”

   李经梧作为一代太极拳大师,在数十年的练拳和教学中有着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学太极拳要有“悟”性。有的人练太极拳练了很多年甚至练了一辈子都悟不开,悟不开,功夫就练不到身上。而有悟性的人,通过练拳甚至不通过练拳,通过别的事一下子就悟开了,一旦悟开了,就会豁然开朗,功夫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他讲了一件促他“开悟”的永记不忘的事:

   有一年,他回老家。他很久不回家。母亲见到他非常高兴。家中有个小磨房,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母子俩在磨房里一边聊天,母亲一边吆喝牛推磨。牛也是有灵性的,母子俩一说话,牛就伺机站住不走了,磨也不转了。牛一站,母亲就吆喝一声,牛又走了。但两人一说话,牛又站定了,如是多次。母亲生气了,对他说:“你给我打!”李经梧遵命拿起旁边一个草料杈子,一只手扶在磨边上,当他手中的杈子一举,牛见要挨打了,突然用力拉磨往前走,李经梧扶在磨边上的手一受力,身体被磨边的转动力带动,全身失势,踉跄前跌。呵!他双眼一亮,老师传的古典拳论《太极圈》中的奥妙立时顿悟。《太极圈》诀为:“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工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过去他对此诀也读过无数次,但体会不深,而今牛的牵力转磨而磨催人,使他对这一拳诀产生了新的认识,理解到了太极圆转圈化、引进落空之妙。他感到,太极拳讲究以腰为轴,这个轴就象磨心,磨是原地转,而轴不动,轴虽不转动,但磨一转就把碰到它的力化去了。人的腰轴和四肢等部位如磨心和磨盘那样密切联系,就能在推手和技击中自然地化解对方的劲力,从而使发放随心所欲。他的这种认识一产生就象烙在心上一样永志不忘,在以后的推手中他应用这一拳诀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李经梧在对太极拳艺的追求中处处做有心人,通过许许多多日常生活中似乎与拳艺无关的事来悟出太极拳的真谛。他说,悟性的产生离不开下功夫,但光练无悟不行,有悟性,又能下苦功多练,功夫才能长得快。

   从“阴阳颠倒”到创太极内功

   在中国武术史上,苦练某一门武术,从而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人不少见,但既继承上一代的练法有能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体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又能用文字留传下来的人却不多见。

   《太极内功》是李经梧创编的。从60年代起已在内部流传。在问及什么时候创编这一功法以及创编这一功法的动因时,李经梧从小柜子里拿出一本线装手抄本《太极拳不传秘诀》,翻到若干页,指着其中一段说:“我是根据《太极阴阳颠倒解》这秘诀创编太极内功的。”他一字一句读这秘诀:……

   李经梧说,这一秘诀的核心内容是用一种方法使人体的阴阳颠倒,达到水火既济而产生内气,这种内气旺盛、充盈,可以健身,也可以增强太极技击力量。人体中的“火”是往上走的,“水”是往下走的,现在要不让“火”往上走,不让“水”往下走,就得通过中间的“锅”隔住,“火”燃锅,“水”在“锅”里遇热化为气,即实现内气生,水火既济。《太极内功》书中主要讲这个道理,也讲了部分练法。

   李经梧创编的《太极内功》在1960年以前已自己秘练多年及传少数徒弟、学生。后来领导征求他的意见,让他写出来。1960年,他带几个气功师到南京中医学院教气功和太极拳,在他徒弟的协助下,在南京写出初稿,几经周折才于1986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发行后,受到广大练功者的欢迎,1988年又再版,仍供不应求。

   对于《太极内功》的治病原理,书中结合临床已做了较详细的解说,对于技击所起的作用,书中说得甚少,这是由于秘传的缘故。笔者要求他对内功的技击作用略加说明。他坐在沙发上,叫笔者用手触及他腰部及丹田周围。笔者稍用力,其腰及丹田部位立起反应,内气布满似钢铁般坚硬,笔者一放手,坚硬随即消失。他说,太极拳讲内外合一,无内功怎么做到内外合一?只是手划动作,四肢前进后退,没有内功配合,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技击水平的。太极拳讲练腰,腰未练好,应用时软塌,就带不动四肢的圈。如腰练得似刚轴,腰发劲,带动四肢,对方就无法进圈。而自己却容易进对方的圈。太极内功就是练腰轴的方法,腰轴练好了,在技击上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但这要得到老师的传授,按一定的方法经过长期锻炼才能炼成。

   李经梧说,吸贴抓闭是太极内功的一个重要功法。他一面说一面做动作表演给笔者看。他说,吸气时,气从脚上走到会阴、命门,气到命门后不放,让它多待一会,同时抓闭,手握拳,脚抓地,闭住气,让气在命门呆的时间越长越好。到感觉憋气时,让气从命门往下按原路走会阴经两腿下到脚(涌泉穴)。这种抓闭功夫按要领练到一段时间,内功能逐渐增强,到时用意识呼吸,意一动,气就充满腰部、丹田,意一放,气随之消失,技击发放时,就自然地爆发出力量来。

   对抽丝、螺旋、缠丝三劲的独特见解

   太极拳的劲别,林林总总,数百年来各派高手都有不少精辟的总结并应用于较技、击敌。对抽丝劲、螺旋劲和缠丝劲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劲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太极拳家和研究者对此费了不少心血去体会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太极拳界引起了一场对这三个劲别的激烈争论。这时李经梧已经调至北戴河工作。

   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给李经梧来信,请他谈谈对三个劲别的认识。他根据自己对各流派太极拳的研究心得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64年10月21日《体育报》上,使这三个劲别的含义清晰化,也澄清了一些模糊的认识。

   他认为,“抽丝”不应单作一种“劲”,还是以“运劲如抽丝”的说法比较恰当,它是各式太极拳的原则要求之一。运劲如抽丝,这在杨、吴、孙等式太极拳中的形象比较明显,陈式太极拳对此也有严格的要求。它在推手技击运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用以制胜的一种“劲”。

   螺旋劲是呈螺旋运动发出的劲,是用以制胜的一种劲别。螺旋劲只击对方一点,令对方失势或仆倒,这种劲存在于各式太极拳中,这种劲是转着往前走,往后走,不是直来直去,也不是转了以后再走,走了以后再转,往外发人非要用这种劲。

   发缠丝劲时,腰腹旋转的运动量大而方法多变。在腰转动的同时,腹肌也在左旋右转,呈大小不同的圈交替旋转,并与意结合。由腰发动的劲,经脊背带动上臂、前臂旋转贯达于手指,臂向里转,小指扣劲为里缠丝,臂向外转,大指扣劲为外缠丝,下肢也要有缠丝动作的配合。缠丝劲和螺旋劲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应用,缠丝劲达到手指后并不结束,不是以击中对方一点为目的,而是使对方的被缠之处,因被缠成“拧麻花”样而失败。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的劲别。

   李经梧这些见解在当时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统一认识的作用。

   对于这三个劲别的表现,李经梧分别在笔者的身上进行了实施表演。笔者双手搭在他的双手上,稍用力,他则顺力旋转,笔者或后退或侧出。发缠丝劲时,笔者被他沾住一手,即被反拿关节而失去抵抗能力。

   最高境界 应物自然

   数百年来,无数太极拳家都在追求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但到底什么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呢?古典太极拳论上说:“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但神明是什么样的境界,难以用文字说清。现代有人说条件反射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但很多太极拳家对此说法不以为然。

   李经梧对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应物自然。

   何谓应物自然?他不正面回答,却讲了前辈太极拳家吴鉴泉和王茂斋的几则故事:

   据说吴鉴泉曾在清宫当过卫士,因为他在卫队里是无敌的,一些好恶作剧的同伴常常想开他的玩笑,但很难找到机会。一天早上,吴鉴泉从炕上起来,弯着腰,提起一脚穿袜子。一个同伴认为机会来了,悄悄从后面要用双手使劲抱住吴鉴泉,想摔倒他。在那一刹那间,未见吴鉴泉怎么动,那卫士从炕一侧的窗户飞了出去。又有一次,吴鉴泉和一些师兄弟收徒,众人一起到馆子里喝完拜师酒后,来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师兄弟们给徒弟们说说拳。吴鉴泉由于喝多了一些,又是热天,他躺在躺椅上休息,用手轻揉着肚子。一个师弟见状好笑,走上前去拍拍吴鉴泉的肚子说:“师兄你这肚子……”话还未说完,就感到从吴鉴泉的肚子上传出了巨大的力量,震得他直想呕吐。

   王茂斋住在北京东四北大街一条胡同里,过去胡同里没灯。王茂斋是做买卖的,一天晚上,他踽踽独行在阴暗的胡同里。这时有一个人从后面走来,在王茂斋肩上轻轻地拍了拍说:“请问在……”王茂斋回头一看,人飞出去不见了。原来这个人是向他问路的,但当这个人触及王茂斋的肩未讲完自己要说的话时已被王茂斋身上的自然反应打了出去。

   李经梧说完这个故事后说,所谓应物自然是指不是故意或有准备地把人发出去,而是与人接触后的自然反应,引进落空,借力把人打出去。这种发放已不受人的大脑指挥,沾着何处何处击,沾触点反应打人,而不是用固定的招数打人,这种功夫在身则处处可以发人,这就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他自己在应物自然方面也有过体会。1988年4月,他回山东老家。老家有不少人也练太极拳,有些是他传的,有的是同为山东老乡的王茂斋过去传下来的。他们听说李经梧回来了,很高兴,纷纷前来请教。县里有一位中医,练太极拳有40多年了,对李经梧十分尊重。李经梧老家门前有一条小胡同,他们一行人坐车到胡同口下车,这位医生走得快,先其他人走到李经梧面前。李经梧坐着,见他们来了,想起来迎接他们,那医生用双手轻轻一按,意思说,你不用起来了,不要客气。李经梧在触及对方的手时,已站了起来,那医生腾空飞了出去,摔到院子里的水泥晒谷场上,两个胳膊肘都摔破了。其他来人大吃一惊,以为李经梧生气打了他,其实不是,那是一种应物自然的本能反应。

   他深情地回忆起解放前在北京太极拳研究会与师兄弟们一起练拳时的情景。

   日本投降后,设在太庙的太极拳研究会很活跃,在那里学太极拳的人很多,当时政府管武术的官员叫张之江,曾送给太极拳研究会一块匾(上题“健康乐园”)。送匾那天,委员们都在研究会等候张之江的到来。等了很久,还不见人来,人们就到研究会的房子外面喝茶,抽烟,聊天。此时正值冬天,人们坐冷了就站起来,走动一会儿再坐下去,不少人翘首望着门外,希望张之江快点到来。其中有一个姓张的委员,50多岁,个子高大,体重200斤左右。他趁李经梧抬头向外望的时候,突然抓住李经梧的一条臂膀往后下采带,要给李经梧开个玩笑。在他双手欲发劲的瞬间,李经梧猝然借力发放,对方腾空跃出,重重地摔到地上。大家很快地围过去把他拉起来,一迭连声的问:“怎么样,跌伤了吗?”张说:“今天就是摔死我也高兴,我知道了经梧师弟有如此深厚的功夫。”

   还有一次,在中山公园,李经梧与师兄弟们练完拳,师爷王茂斋的儿子王子英从后门进来,王子英推手得父真传,推手功夫远近闻名,大家对他十分敬重。注意力就都集中在他身上了。这时有一个姓刘的师兄,他的力气大在师兄弟中是出了名的。他趁李经梧的注意力集中在王子英身上时,冷不防从后面拦腰抱住李经梧,要把他摔倒。李经梧在不知不觉中沉身转腰,只听“叭”的一声,对方的肘脱臼了,后来刘师兄吊着臂膀一个多月才好。

   李经梧说,他们对我都不存恶意,我对他们也不存恶意。他们是想试试我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功夫如何,而我也是自然反应把他们放了出去。假如他们是在我有准备的时候攻我,我可能不会那么巧的把他们打出去。这是一种应物自然的本能反应。这种应物自然的功夫比起前辈来差多了。他们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我只不过学着做而已

   日本友人盛赞他推手术精妙

   1985年隆冬季节,一位日本友人由河北省卫生厅介绍到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学气功。这位日本友人在学气功时接触到了太极内功,还听气功老师说,创编太极内功的人叫李经梧,在本院工作。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提出要见李经梧。

   在院领导的陪同下,日本人在体疗室见到李经梧正在和徒弟、学生推手。他对推手不以为然,认为是互相配合闹着玩的,不相信这推手是“功夫”。同时提出要与李经梧试手。

   李经梧通过翻译问这位日本人学过拳术没有,没有学过就不必比试了。日本人说,在日本跟老师学过陈式太极拳,老师的老师是台湾的,也学过少林拳和其他武术。李经梧听了,答应同他试试。

   两人一搭手,这位日本人很内行,懂劲功夫不错,守静不妄动。用李经梧后来的话说:“他听住劲,一点也不给。”太极推手,对方若一点也不给劲,就借不到对方的力,自己的力也难起作用。相持片刻后,李经梧稍一引,对方马上起了反应,用力抗住,李经梧立即顺势借力,一下子把对方制倒于地。这位日本人不服气,把身上的羽绒衣脱掉,再度交手。这下日本人不再守静,一上手就发劲攻来,这刚好是李经梧所需要的,他双手捋住对方,沉气转腰,手上缠丝劲爆发,对方又应手而倒。还没等旁边围观的人回过神来,那日本人从地上站起来,向李经梧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还未看到您是如何出手的,我就倒了,您的武功真高超。”

   在与人推手较技中,李经梧要求自己和徒弟重口德与手德,不出口伤人,不出手伤人。数十年来,他与人推手比试,都是点到为止,从不伤人。他告诫徒弟,象“挤劲”这类劲,能打散别人的内气,很可能会伤及对方内脏,除非万不得已不准使用。特别是在友好推手切磋时更不准发。有一次,一位有一定推手功夫的太极拳爱好者,在北戴河见到了李经梧。他早闻大名,这次一见面非要搭搭手见识一下名家风范。两人一搭手,李经梧就用粘劲盖住对方,使其不能动弹,然后李经梧稍微一动,在对方即将跌出时收了手。李经梧后来对学生说:“对方明白就行了,不要让人难堪,别人学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

   李经梧晚年对推手的认识和实践已入化境,这些认识和实践为古老的太极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比如,过去推手讲引进落空,通常是接来劲时坐腿转腰,把人带过来再打出去。李经梧在青壮年时也是这样做。现在李经梧认为这样易出破绽,容易让人顺势借力打过来。他认为在沾着点作很小的旋转即可引进落空,不用坐腿退回,也能达到“合即出”制人的目的。他在笔者的身上做试验,笔者与他互搭右手,笔者稍用力,他即在沾着点上顺力旋转粘着前进,笔者根基上浮失势,连连后退。前辈太极拳家所说的“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的艺术,笔者从李经梧的推手中有所体会。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李经梧太极内功的修为方法--王大勇史绍安  

   内功是太极拳技的核心,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拳艺水平,增加技击力度,亦可强化人体抗御外力的能力。这诸多功能均来自于“内气”锻炼,以及“气动”与“体动”的完美结合,而内功的独立修为则是前提。

   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实,这就是内功训练的总体内容和行拳要求。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指用意识引导内气,并按人的意志循经运行;所谓“以气运身”就是把内气运送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去,产生所需要的“内劲”,进而提高拳技。这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修为目的:一是需要“意识”能动地参与,并作为内气的向导;二是需要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呼气时掤腹)作为引子启动内气运动;三是要练就的功夫是“内气”的细、慢、深、匀地运行和有秩序地开合。其具体的训练内容、技理和程序,可做如下表述:

   一、以心行气,自然循经

    这里所说的自然循经,并不是按着经气在经脉中的自然流注规律,周而复始地进行气血流注循环,而是按着十二正经的走向循经。即按《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的“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规律循经。

   自然循经的方法是:首先,要在身静、心静的基础上,把意念放至两脚底部,内观隐白、大敦、涌泉穴,然后由意念引领,由上述三穴吸气上行,过内踝,沿腿内侧(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上行,连属脾、肝、肾,上行之内气聚于膻中穴与手之三阴经交接,此吸毕。手三阴之气由肺、心包、心呼出,出腋下,沿臂内侧(手太阴、厥阴、少阴经)前行直达少商、中冲、少泽穴,此呼毕。经气交接于商阳、关冲、少冲穴,沿手臂外侧(手阳明、少阳、太阳经)上行,连属大肠、三焦、小肠。上行经气过肩胛,达头面,内气聚于百会穴,与足三阳经交接,此吸毕。经气由百会穴呼出,入足三阳经下行(足阳明经入缺盐穴,从身体正面下行过膝,足少阳经经身侧线,足太阳经由背后下行),连属胃、胆、膀胱。下行内气直达厉兑、窍阴、至阴穴,此时毕。内气交接于隐白、大敦、涌泉穴,进行下个循环。循环遍数自定,最后意念放回脚底。

   这一训练内容的目的有三:一是温通经脉,二是摩荡内脏,三是进一步深度静心。

   二、以心行气,充实带脉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含义,它是人身经脉中唯—一条横向围身一周的经脉(其它经脉均为纵向)。其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即循行于躯干的所有阴阳经脉均受到带脉的约束。另外,《灵枢·经别》中说:“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这说明带脉的起点是命门穴(即在脊骨由上向下数第十四椎,亦即现代医学所说第二腰椎棘突下),亦即带脉同足少阴肾经在命门穴处相联属并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而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故带脉与J任、督、冲三脉有着密切关系。

       充实带脉的方法是:用意念引导由涌泉穴吸气,循少阴经上行至会阴穴再转向臀后,过督脉长强穴,使内气提至命门穴,此为吸为合。然后,内气由命门穴发出,沿腰两侧向任脉神阙穴及小腹运行,并使内气扣合,此为呼为开。之后内气按原路收回“命门穴,此为吸,为合,不再放至足下。下一个循环即内气从命门穴发出达腹前会合,复又收回命门穴,即如此进行一开一合之运行。开时,腹掤起(不是鼓肚子);合时,腹放松。训练次数可自行掌握。

   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是:训练腰部的掤劲,使腰成为人身之强有力的机枢,从而成为全身运动的主宰,即拳论所说“腰为第一主宰”,同时训练了腰部的内气鼓荡,亦即经梧先师所说,把自己的腰练成一根“铁轴”(即如磨盘之铁轴)。

   三、以心行气,丹田内转

   丹田内转的方法是:以意念为引导,由涌泉穴吸气,内气经前述路线上提至命门穴。稍加停顿,内气由命门穴经腹内压向神阙穴,此为呼为开。这股内气在腹内形成一个以“下丹田”为球心,以命门、神阙穴连线为直径的气球。该球体具有三维运动的枢轴,即上下之纵轴、前后之横轴、左右之横轴。首先,以意念引导此“气球 ”在前后之横轴上向左徐徐旋转三十六圈,意念中,此球越转越大,其球面外缘上达膻中穴,下达中极穴;然后向相反方向缓缓旋转二十四圈,意念中,此球越转越小,其球面外缘缩到小于“丹田”。尔后,此球再在左右横轴上,先向前再向后各旋三十六圈和二十四圈;接着,此球又在上下纵轴上左、右旋转同样圈数,意念中球体大小变化同前。还可以把纵轴旋转到四隅方向,进行“丹田内转”训练。在整个“丹田内转”过程中,带脉始终为起始状态,口鼻呼吸自然。做完此功,内气复归命门穴为之吸为合,带脉放松,内气按原路放回脚底。

       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训练内气的阴阳既济和内气充盈,逐步达到“劲由内换”的目的。

   四、以心行气,贯通二跷

   “跷脉之‘跷’字,有足跟跷之义。其具有疏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故能使下肢灵活。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孙国杰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针灸学》第73页)。阴跷脉起于足跟,沿内踝上行至头面;阳跷脉亦起于足跟,沿外踝上行于头面,二跷交接于面部睛明穴;阴阳二跷主肢体两侧之阴阳,阳跷主持阳气,阴跷主持阴气(同前)。

   贯通二跷的训练方法是:意念由足心移至足跟,由内踝下至照海穴(又名阴跷,在内踝尖下凹陷处)吸气,内气沿大腿内侧,进人前阴部,然后沿腹部上行人胸内,入缺盆穴(锁骨上窝处)向上出人迎穴(喉结两旁颈动脉搏动处)前,达于鼻两旁,终于眼角下睛明穴,此吸毕,为合。内气由意念引领由睛明穴发出为呼,沿鼻旁下行过嘴角地仓穴,下行至肩颈交界处,沿肩行身侧,绕肩肿后侧,沿身体侧线下行至髋骨尖后,继续下行至足外踝下申脉穴(足外踝下凹陷中)此呼毕,为开。过足跟底,通申脉、照海穴,进行下一循环。做此功次数自定。

    这一训练内容的技理与目的:通过贯通二跷,可锻炼下肢运动的灵活与矫健敏捷,增强“劲起于脚跟”的力度亦增加下盘的稳定性。

   五、以心行气,抓闭命门

   以心行气,抓闭命门,是李经梧先师太极内功的核心功法之一。其训练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却是内功修为的根本性环节。其训练方法是:身体在太极式基础上,膝部慢慢向下弯曲,身体重心下降,并使腰脊呈弓形,虚领顶劲。此时两手在身体两侧,五指张开,指尖朝前,手心向下,松肩松肘,达呈半蹲状。由意念弓;领内气,自脚心涌泉穴吸气,沿足少阴经上行至会阴穴,转向臀后,过长强穴,达命门穴。两手从吸气开始,抓气上提(手臂未动),手指的收拢与内气运行同步,内气达命门穴时,两手攥成实拳,拳心朝内,同时十趾抓地。此时,命门穴掤起,带脉亦跟随掤起。用意念把命门穴掤起之状保持住,即摒住内呼吸,口鼻之外呼吸正常进行而不影响腰间掤劲。此时,意念专注命门穴,保持若干时间(长短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内功之深浅自行掌握。但应该是越练保持的时间越要加长才好)。之后,把掤劲松开,意念引领内气按原路径放到脚底,两拳随内气下行而慢慢松开。稍停后,再进行下一次抓闭命门训练。训练时的抓闭次数可自行掌握,最好不少于五次。

       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是:以“后天之气”滋养“真元之气”,以水谷之精辅佐先天之精。使之固本培元,强腰健肾,进而充盈骨、脊、脑三髓,达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科典论》)的目的。

   六、以心行气,太极循经

   所谓太极循经,就是对内气进行循经训练。其训练方法是:在太极式基础上,意念放于两脚底,内观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脉之井穴:隐白、大敦、涌泉穴;由意念引领此三穴同时吸气,内气沿三脉各自上行。其中足少阴肾经过照海穴时,意念带动阴跷脉气动,一齐上行;足少阴经过筑宾穴时,意念带动阴维脉①气动上行。此五经脉内气并行于大腿内侧,达前阴部,交于会阴穴。此时,意念带动督脉、冲脉②气动,内气转向臀后,分为两股,其中一股沿冲脉别入脊柱内上行(此即为气敛入脊骨);另一股过长强穴,沿督脉上行,内气共达命门穴。此吸毕,为合,为蓄,为阴(全部走阴脉,督脉除外)。稍加停顿,内气由命门发出,上行经大椎穴,内气分别由手、足三阳经、阳跷脉、阳维脉③冲达四肢末端各经脉井穴和脚跟;与此同时,内气推动脉外之卫气,气达体表,毛发攻起,四肢末端掤起(不加拙力)。在内气由命门发往四梢时,亦由命门发向神阙穴,带脉同时掤起,即为“气沉丹田”。此呼毕,为开、为发、为阳(全部走阳脉)。内气交接于各阴经井穴。接着吸气,内气沿各阴经脉收回体内,手三阴经气聚于“上气海”(膻中穴);足三阴经脉聚于“气街”(中极穴至关元穴),尔后上、下两股内气沿任脉人神阙穴,过“下丹田”(亦为气沉丹田)达于命门,此时带脉松开,此吸毕,为合、为蓄、为阴(全部走阴脉)。内气再由命门发出进行下一循环。需要明确的是,内气合时应缓、深、细、匀,而开时应迅速达于四梢。这就是《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所说“气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

    这一训练之技理已含文中,其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即为太极拳带功行拳或推手积蓄内在气机。

   注:①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足少阴经),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大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②冲脉,起于小腹内,出会阴穴(任、督、冲脉为一源三歧之经脉,均过会阴穴)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其为十二正经之海。

    ③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金门穴(足太阳经),向上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七、以心行气,太极看手

   太极看手式,又称活步川字桩。是李经梧先师内功中的重要训练内容。其训练方法是:在无极式基础上,左(或右)脚开步与肩同宽,两手自然垂于身侧,含胸拔背,百会穴向上虚虚领起。意念放至两脚底涌泉穴。由意引导内气,由涌泉穴吸气,沿足少阴经提至会阴穴,转向臀后,循冲脉人脊骨,同时循督脉提至命门穴,此为合、为吸、为蓄。与提气的同时,两手握拳,手臂缓缓抬起,躯干半面向左(或右)转,左(或右)手在前举起与眼同高,并由拳变掌,掌心斜向前,为实;另一手提至前手肘弯里侧,亦由拳变掌,其“小鱼际”朝前下方,为虚;与此同时,左(或右)脚向前上半步,全脚掌落地为虚,后脚为实。意念引导内气由命门穴发出,沿手足三阳经发至四梢各经脉井穴;此时手指、脚趾掤起,前手与后脚为实且内气呈对拉之势;后手与前脚为虚,内气助推实手、实脚;眼神由实手中指尖放出去。此为呼、为放、为开。但内气不外泄,掤在体内,外呼吸保持自然,不可憋气,内气在实手、实脚间反复涌动:实脚内气下沉,则实手亦助推出,反之即收回,眼神亦随之放与收。如此反复涌动三至五次后,再换另一侧,从头练习,惟方向相反。

   这一训练内容的技理与目的是:根据太极拳推手,两相对待时的要求,训练接劲和内气的虚实变化。同时也训练了内呼吸同外呼吸的两相分开。

   八、以心行气,身备五弓

   “一身备五弓”,是太极拳行拳和推手过程中,使内劲与身形合一,产生八面弹性劲的技术要求。即躯干为一张主弓,上、下肢各为一张与身弓联属、联动,并可各自发出弹性劲的分弓。以心行气,训练备五弓的方法是:在太极桩基础上,内气沉入两脚涌泉穴。意念引领内气由此穴吸气上行。与此同时,身体整体下降,成马裆步,两手渐握成拳,收于腰侧,拳心向上。内气过会阴穴达命门穴,为吸、为蓄。内气由命门穴上提至大椎穴,发往四梢。与内气下沉同时,双拳渐变立掌,掌心朝前,沉肩坠肘,向前推出,与眼同高;内气同时到达脚跟、脚趾(脚心虚起,五趾抓地)和指根、指端,手心含住。此时,命门穴后吐,带脉掤起,尾闾前翻。此为呼、为发。稍加停顿,内气慢慢收回命门穴,收气时,双手回收。但指根、指端仍保持前掤之意;脊背掤劲不丢,两脚心由虚渐实。下一循环,内气仍由命门穴发出,重复上述运行,身形动作同前,配合一致。当两腿酸软难以支撑时,可把内气放回脚底,缓慢起身,调整片刻,再继续训练此功。此功亦可做单臂、单腿,即拗对之臂、腿的训练,只是需要前手领转腰脊拉弓,而另手按于胯旁;相应之腿则相配合转踝、旋膝。还可以做两臂同时向身体两侧之拉弓训练,行气如前。

   上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训练,是单独的内功修为,既需要凝神贯注、意念集中,又不要使意念过重,要平心静气地体悟内气的运行。这个训练既可一整套全部进行,又可以把某一或某几项抽出来单独训练。当内气训练得充盈时,即可带功练拳架;当正气不足时,再练内功,然后再去带功打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带功打拳时,就不要再去内视穴位和内气流向,而是用意识指挥内外合一,使意到、气到、劲到。如果带功打拳过程中仍然意在内气的流动,则必然神滞、气滞、动作也滞,而成为行拳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