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他说出了这些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陈雄 2018-8-24 10:50:18
我在业余时间里痴迷研练传统太极拳,拳龄不算很长,大约二十八年而已。除了林墨根、松绪金等三位恩师传授拳技拳艺之外,我还请教过太极名家名师傅钟文与傅声远、杨振铎、郑钧(赵堡架太极传人)、张志俊(陈式太极传人)、赵幼斌、曹彦章(崔毅士的传人)、孟宪民与丁水德(牛春明的传人)、沈行佐与沈行佑(武汇川的传人)、曹一民(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主席)、翟维传(武式太极传人)、 刘习文(张虎臣的传人)等人,海纳百川嘛。
多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偶有些粗浅体会。利用出公差到外地的机会,喜跟其他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心得体会,遇上明师或前辈则诚心请教,质疑问难,所以积累了一些太极拳的真言实话。以下系本人初窥太极拳门径的一孔之见,体悟肤浅,仅供太极拳初学者参考。
笔者意在抛砖引玉,愿与同仁一起探讨太极拳真谛,为弘扬国粹尽一份力量。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并诚挚欢迎指正。就太极拳而言,其动作的细微之处及道理的深奥玄妙处,多有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困难 , 只有经过明师点拨及实践,才可悟其真义。
1、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永无止境。须渐修方能顿悟。但一层功夫一层理,不到一定的境界,凭现有的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理论,必有隔阂。功夫不到,耳食为知,终属虚妄。
2、太极拳学习主要是以传统的言传身教方式,所以,太极拳爱好者选择老师学拳就极为重要。在这里要提醒太极拳爱好者,不要迷信哪一派的“正宗传人”或“什么大师”、“ 嫡传弟子”等宣传,太极拳是活着的文化与技艺,是不能像古董、金钱一样继承、传递的。再是严师,加上名师当然更好。还要具体看看继承人的武德、功夫、综合修养如何。
3、书本图谱形式的缺点是图形静止,无法表现拳术运劲及神态。视频影像形式则没有图谱形式的缺点,老师向学生言传身教,自学者似乎是在旁听。其实,没有老师在旁边校正动作,是图谱和影像形式自学时的共同缺点。再说,图谱影像上的示范者,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功到套路,由套路到对练,经过体悟身知的老师,图谱影像等载体无法把这个过程反应出来。
4、练习太极拳要想具有技击实战能力,首先要出功夫,如何才能出功夫呢?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练习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呢?以我个人练习太极拳的经验来说,太极拳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基本功的训练;二是套路的练习; 三是桩功的练习;四是辅助功法的练习;五是内功的修炼;六是各种推手的练习;七是散手实战训练。
5、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是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客观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了“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的“慢如抽丝,疾如电挚”。
6、某名家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松功修炼”,这句话不错。他指出:松功修炼是从下往上练。亦有名师说松功修炼是从上往下练。我师承所学的松功修炼是实的部分身体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虚的部分身体从下往上放松而飘或提起来,如松而不飘或不提,亦不是真松。
7、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如能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
8、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腰骨或腰肌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9、有人说弓步的后脚稍许弯曲是对的练法,有人说弓步的后脚伸直是对的练法,其实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虚实状态。对此我赞成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的意思:弓步的后脚,不用时为虚,可以稍许弯曲。
10、有人把肩关节练得很灵活,以为松肩坠肘练到位了。其实“松肩坠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肩关节”好松,肩胛骨难松。只有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相通,又利于气沉丹田。
11、为什么要松腰 ?松腰可以使重心下移,达到平衡稳定,这是它的主要作用。
12、为什么要沉肘 ?因为要把全身的力量运到手上去,故而不但要松肩,还必须沉肘。
13、太极拳的松功是一种修炼手段,“松”的目的不是实战时软塌塌、松懈懈、如一摊稀泥;而是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使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穿透力、击打力。这是太极拳初学者要明白的主要东西。
14、为什么要含胸 ?含胸有两种显著的作用。第一是含胸可以使气不上浮,为了能使气向下沉,则必须含胸;第二是含胸动作对于两腿的起落和进退,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
15、为什么要拔背 ?为了避免脊柱松弛过度和产生低头弯腰等现象,所以用拔背来控制。此外,拔背在技击时,还起着发力的作用。
16、何谓腰胯带领四肢?就是说四肢的一举一动都受腰胯带领;如果腰胯在这个势完成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还有多余的动作,那么,说明腰胯与四肢的运动已脱节。
17、有人用弯曲膝关节来降低下盘重心和身体高度的练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关节僵紧,不利于虚实变化,又容易损伤膝关节。
18、太极拳含有气功的一些精华,但要知道太极拳不是气功。气不只是气功说的体内之气,太极拳要全身内外都化为神气,执着在内怎能全身通透。有些人被神玄所蒙,着意追求大、小周天通的练功效果,这会影响拳艺的提高。
19、鼓隆肚腹不一定是气沉丹田。练气是先将空气的气沉入丹田,心与气守于丹田,积之渐渐会有成果。当气沉丹田时,气要细、长、静、慢,有如抽丝一般,不能强压。
20、当练拳中出现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一定是方法错。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前辈说“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细汗,出完细汗出香汗”。到了只细细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进门。
(原文有改动) |
|